嘉兴平湖地区旧时结婚礼俗有喂“糖饭”、吃“小夜饭”风俗,在农村新娘出嫁都要喂“糖饭”和吃“小夜饭”。
喂“糖饭”,是姑娘出嫁之日,先把姑娘的全部嫁妆,搬到屋前场上,当众显喜,称“晾嫁妆”或“晾衣风”。新娘上花轿前要朝北坐在堂屋间,由母亲或者哥嫂为新娘子喂“糖饭”,意是姑娘婚后生活甜蜜。当地还流传一首吃甜饭的婚歌:
青龙冈上来上岸。
轿子抬到大门口,
掌礼师傅来唱礼。
一碗糖饭菱角尖,
唇上粘满饭米屑。
两边水草乱横横,
敲锣打鼓放炮仗。
准备踏脚红毡毯,
阿婆出来喂糖饭。
又是甜来又是鲜,
伸出舌头只管舔……
这吃甜饭入门之俗的形成,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。古时候有一个后生每天上山砍柴奉养老母。有一天,下着很大的雪,后生照样到山上砍柴,他把带的午饭挂在树叉上。吃饭时发现树叉上的饭竟热气腾腾,像刚蒸过一般。从那以后几天都出现这样的怪事。有天后生留意察看,发现是一只老虎变成一个漂亮的女子给他热的饭。后生的老母叫他在老虎变人的时候,迅速上前将一口沙糖饭塞在她嘴上。第二天后生照着母亲说的去做,结果虎女再也变不回老虎了,他们情投意合结成了夫妇。于是沙糖饭能使女子定形的风俗就流传下来,形成为新娘吃甜饭入门的风俗。
然后,将准备好的两碗饭,俗称“衣食饭碗”,上面放着两根长梗咸菜,两双筷子,再放入面盆内,由女方厨师送出来,并要讨喜钱。只有到面盆端出来,娶亲队伍方可起程。吃“小夜饭”,是在新婚之夜,闹新房的人们渐渐散去,由男方的长辈(一般是婆婆)端出女方嫁来的长梗咸菜冷饭,在新床前请新郎新娘面朝南并肩坐着,各自把碗里的冷饭吃完,这就称吃“小夜饭”,寓意夫妻同甘共苦,天长地久。这种风俗相传在元朝末年,当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落难时,找了一位马氏姑娘,因家境贫寒,新婚之夜,马氏姑娘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大米,烧了两碗粥,找到几根长梗咸菜,就这样朱元璋和马氏姑娘过了新婚之夜。后来,这一习俗就传到了民间。
在嘉善乡下,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风俗:姐姐出嫁,做弟弟的要到姐夫家“吊烟囱”。也就是捅烟囱。所谓吊烟囱,新娘的兄弟于下午至男家看望姐或妹。民间传说,从前有个新娘到男家,次日烧早饭时,灶内冒烟不起火,公婆赶到厨房骂,新娘只好低头哭泣,原来夫家小姑、妯娌故意用稻草堵住烟囱,新娘的兄弟刚好来望朝,他发现后,也不拆穿,拿了根长竹竿去捅烟囱,才解了新娘的围。后就形成女家至男家“望烟囱”之俗。建国后,农村仍沿袭此礼节。
评论